捉贼捉赃
捉贼捉赃释义为: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
捉贼捉赃的出处是:宋·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脏,捉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
捉贼捉赃释义为: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
捉贼捉赃的出处是:宋·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脏,捉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
追本穷源释义为:穷:寻求到尽头。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。
捉襟见肘释义为:拉一拉衣襟,就露出臂肘。形容衣服破烂。比喻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
捉襟见肘的出处是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襟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追奔逐北释义为:追击败走的敌军。
追奔逐北的出处是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。”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然犹斩将搴旗,追奔逐北,灭迹扫尘,斩其枭帅。”
酌盈剂虚释义为: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。
捉班做势释义为:摆架子,装腔作势。
捉班做势的出处是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万一不肯时,做妹子自会劝他,只是寻得主顾来,你却莫要捉班做势。”
灼艾分痛释义为:比喻兄弟友爱。
灼艾分痛的出处是:《宋史·太祖纪》:“太宗尝病亟,帝往视之,亲为灼艾。太宗觉痛,帝亦取艾自炙。”
锥刀之末释义为:末:梢,尖端。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极小的事情。
锥刀之末的出处是: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锥刀之末,将尽争之。”
锥处囊中释义为:囊:口袋。锥子放在口袋里,锥尖就会露出来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,终能显露头角。
锥处囊中的出处是: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夫贤士之处世也,譬若锥之处囊中,其末立见。”
壮志未酬释义为:酬:实现。旧指潦倒的一生,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。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。
壮志未酬的出处是:唐·李频《春日思归》:“壮志未酬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