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手待毙的首字母为S		,读音为“shù shǒu dài bì”。		释义为:毙:死。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		
束手待毙的出处是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兵临城下,将至壕边,岂可束手待毙!”
				该成语的近义词是:束手无策 束手就擒
		该成语的反义词是:应付裕如
		
束手待毙成语接龙:
- 毙而后已  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,至死才罢休。
 
	
第一个字是束的成语:
- 束置高阁 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同“束之高阁”。
 - 束教管闻   指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 
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:
- 拿手好戏   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。泛指最擅长的本领。
 - 束手待毙   毙:死。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
 
第三个字是待的成语:
- 安坐待毙   坐着等死。指不积极想办法,坐等灭亡。
 - 束手待死   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同“束手待毙”。
 第四个字是毙的成语:
- 作法自毙  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。泛指自做自受。
 - 坐以待毙   坐着等死。形容在极端困难中,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