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怒而不敢言的首字母为G ,读音为“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”。 释义为: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
敢怒而不敢言的出处是: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”
敢怒而不敢言的示例:李忠见鲁达凶猛,敢怒而不敢言,只得陪笑道,好性急的人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三回)
敢怒而不敢言成语接龙:
- 不吝赐教 吝:吝惜;赐:赏予;教:教导,教诲。不吝惜自己的意见,希望给予指导。请人指教的客气话。
- 不揪不採 指不理睬。
第一个字是敢的成语:
- 敢不承命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
- 敢为敢做 做事勇敢,无所畏惧。同“敢作敢为”。
第二个字是怒的成语:
- 众怒难犯 犯:触犯、冒犯。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。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。
-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
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:
- 鸣琴而治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- 秤薪而爨 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
第四个字是不的成语:
- 进可替不 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同“进可替否”。
- 山锐则不高 比喻人太露锋茫,就成不了大事。